IT资讯Win系统
手机之家搜索引擎
其他系统数码之家
VR之家智能时代
业界网络
业界网络
业界网络

  怪兽充电第一季度营收     6.16 红包攻略:天猫签到  

无人机会代替外卖骑手吗?

2022-11-05 16:58 来源:未知 作者:小卓 责编:小卓

原文标题:《外卖骑手会消失吗?》

如果技术的未来,不能导向人的富足、解放和自由,那么技术就毫无价值。

这期内容,我们来做一个思维实验:

无人机到底能不能替代外卖骑手?无人配送这件事存在怎样的底层悖论?

先说结论,其实无人配送有两条发展路径。

一是直接填补劳动力缺口,替代人力,发展无人运力。

二是利用机器提升、优化人力配送的效率。

而两者中,人机协同才是无人配送发展的正路。如果只把目标放在替代人力,降低成本上,那么无人配送真正落地实现,才是遥遥无期。

事实上,无人配送之所以迟迟没有普及,技术不成熟只是一方面,真正的核心问题有三个:

1.业务模式不清晰

2.复杂政策限制背后隐含的安全问题

3.技术挑战巨大

01

先说第一个问题。

业务模式不清晰,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 账算不过来。

了解硬件领域的都知道,很多时候想用硬件来取代人力,以为能省钱,但是算一下账,就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

拿无人车来说,阿里达摩院做的无人配送车叫小蛮驴。这类产品根据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方案选择,价格差得很多,高的一台 50 万,低的一台能做到 20 到 25 万。

阿里号称成本是业界平均的三分之一,虽然不知道这个说法有几分可信,但就算它一台的成本只有 15 万,价格也不便宜。

毕竟光是无人车上面的激光雷达,一台好点的就价格大几千,甚至上万。而且一台车上要用的往往还不止一个。

那么快递公司送一单快递,收益是多少呢?大概是在几毛钱到一块多。

剩下就是很简单的数学题了,如果拿无人车送快递,要多少单才能回本?至少十几万单。

如果送外卖的话,稍微好一点,一单外卖,如果平台能赚 6 块,那么一辆车送个一两万单,差不多也能回本了。

顺便说一下,一个外卖骑手,平均一天能送的单量在 40 单左右。

无人机的情况也差不多,参考大疆行业机的价格,目前几家巨头采用的无人机成本大概在大几万元的水平,也同样意味着一架飞机要送几千上万单快递、外卖才能回本。

这还没有算上其中的人力成本。

没错,无人配送还是有人力成本的。

原因还是出在技术不稳定,根据国家对新技术的政策监管要求,在送快递和外卖时,无人车后面需要跟着一个安全员,无人机也不能超出人的视野飞行。

所以说这东西还需要搭上一个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得算进成本里面。

这还只是产品和运营过程本身的成本,还不包括研发迭代中的巨大成本,还有养活庞大的研发团队需要花掉的开销。

这里面的资金压力,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硬着头皮扛下来的。

02

其次是监管问题。

事实上,在新技术面前,监管机构的压力是更大的。

毕竟企业在大部分时候,只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一切的技术、产品、运营到最后都可以归结到钱的问题。不赚钱,大不了撤出。

但监管机构要考虑的是新技术和新商业形态产生的所有外部影响。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风险危害。

想象一下,你在路上走着,从天而降一架无人机,带着外卖,载重大几公斤、桨叶还在快速旋转。哗啦一下,你这个人就有红有白,有零有整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就是中美欧监管部门都对无人配送都非常审慎的原因。如果无人配送成规模落地了,万一出了什么大 BUG,那就是一机落,万物死啊。

所以为了防范风险,监管部门会对企业提出一系列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保证无人车、无人机在配送过程中不被劫持?

设备在为视觉算法采集信息的时候又如何保证不侵犯用户的隐私?

设备所采集到的信息又如何保证不被违规使用和窃取?

但即使要求再严,也不能照顾到全部的实际情况。

很多人会觉得,监管部门其实应该主动出台规则,对行业进行规范化。

但是问题在于,无人配送如果没有投入实际规模化运营,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机构,都很难提出一个合理的规则标准。毕竟监管部门也是人,不是先知。

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则,监管部门也很难下发执照,让企业可以合法合规运行。

这就是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了。

怎么办,那就只能商量着来,大家步子迈小一点,技术落地慢一点,关键是别扯着蛋。

03

最后才是技术难度的问题。

在我看来,互联网公司来做无人配送,在企业文化上其实是不适配的。

互联网公司喜欢干什么?他们喜欢侵略如火,喜欢高举高打快速扩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做个 ABtest 就都解决了。

但是做无人配送技术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软硬件体系与运营体系环环相扣。

商业模式选错了,技术道路可能就会走错。从而让大量的技术积累和成本投入变成竹篮打水。

从技术上来说,外卖员做配送其实是个复杂的决策场景,包含了规划、感知、避障、导航等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许多许许多多真实场景抽象出来的技术问题必须解决。

最简单,外卖车被撞了怎么办,堵车了怎么办,遇到极端天气怎么办,遇到城市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怎么办?

去年有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做《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里面有句话我印象很深。

在现实中,想要击碎系统的最优方案,一场大雨就足够了。

连人力都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无人配送真的能处理好吗?很蓝的啦。

04

那么现在,国内外的无人配送,都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呢?

国内走得比较靠前的,是阿里、京东、美团和顺丰。他们本身自己就有物流配送业务,做无人配送属于顺理成章。

不过这几家共同点在于,他们的无人配送,目前主要还是在新闻稿上比较热闹。

至于现实应用,只能说聊胜于无。

除了美团强一点,有个 2000 多单是真实订单之外,大部分的应用落地都属于好像落地了,但又没完全落。

而且巨头们在公司内部,大多数对无人配送的态度和投入决心都还在摇摆不定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是未来,但是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到来,还有自己到底应不应该 all in。

所以经常看到团队负责人出走,组织架构调整之类的新闻。这些新闻背后,就是大公司的纠结。

至于欧美,其实比国内走得远一些。

作为巨头,亚马逊和谷歌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无人配送业务。只不过亚马逊高调宣布无人机项目已经过去 9 年了,却始终不见业务上线;无人车倒是开始上路了,但和竞品像到堪称孪生兄弟。

而谷歌号称已经完成了 20 万单配送任务,但是这 20 万单都没有正式收费。只能说,人家有钞能力,不用太在乎商业模式。

相比不给力的巨头们,海外的小创业公司反而比较能打。

例如做校园小车配送的 Starship,还有在美国已经拿到了上路牌照,和沃尔玛等巨头都有合作的创业公司 Nuro。

Starship

为什么欧美在无人配送上能够走得比较远?

除了起步早,这些创业公司对商业逻辑想得也比较清楚。

事实上,因为人力成本高,欧美的即时配送市场,也就是外卖闪送市场和国内比,不能说是空白,但也没有比空白强很多。

欧美市场需要通过无人车和无人机完成即时配送市场最早期的开拓。

因为过去底子薄基础差,所以也不用纠结性价比比人力运送低这件事。在开展新的商业模式的时候,受到的束缚就会比较小。

而且欧美市场的特征,其实是比较适合发展无人配送的。

欧美城市形态,有明显的逆城市化特征。住在近郊的高消费力人群和城镇中心大量的商家,中间存在一个空间上的错配。

加上欧美许多城市地广人稀的情况,这个错配是很难用人力去平衡的,也很难在人力成本的基础上优化出一个合理的经济模型。

所以能够在社区巡游的无人配送车,能够 6 分钟飞越 10 公里距离的无人机,对于欧美市场来说就是多快好省的即时配送市场的可能性。

但是在中国,逻辑是不一样的。

首先,国内巨头做这个事情的动机不是那么纯粹。

过去这些年,互联网公司吃尽了「模式创新」的红利,如今 20 年互联网盛世到头,巨头们急需用真正的技术创新来为自己「高科技企业」的身份正名。

这是一个主观上构建自身合法性的动机。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的渗透率基本到头了,无论是下沉市场,老龄市场还是低幼市场,都讲不出新故事了。

他们更需要实现技术突破,用机器替代人力,或是更直白地说,用「硬件摊薄成本」这样的手段来提升自己的利润率。

尤其是像阿里、京东、美团等做着线上线下互联,也即是俗称做 O2O 生意的企业,更是如此。

这是客观上,企业运营压力作出的商业决策。

可以说,这块业务在公关和财务上的意义,要大于业务本身的诱惑力。

05

回到无人配送业务本身。大家都知道中国城市的密度非常高,而且越往市中心密度越高,是不存在「逆城市化」的空间错配问题的,目前人力送外卖,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解法了。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无人配送就是一个伪需求呢?也不尽然。

因为密度大,中国市场要解决的,不是欧美市场从 0 到 1 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人力配送效率,从 80 分到 100 分的问题。

开头我们提了个结论:人机协同才是无人配送发展的正路。

这里的人机协同,就是指让无人机辅助配送员,更好的完成配送。

举个例子,人力送外卖,是可以直接送到你家门口的,但无人机送外卖,因为技术原因和安全原因,它是进不了楼的,也不能进阳台,只能走固定路线,降落在特定的外卖柜上,消费者再下楼去取。

这个外卖柜也是特别定制的,目前试点可能每个小区就只有一两个。

既然如此,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提高无人机的运载能力,让无人机走固定路线,成为外卖配送中的大动脉。而外卖员作为毛细血管,只负责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干线与支线结合,一方面保证了配送质量,也提升了配送效率,最重要的是,如果外卖员不用骑车在城市里飞奔穿梭,对他们的工作安全性也是很大的提升。

再举个例子,像过年前后,外卖员大量返乡,外卖经常无人接单。这样的特定时间,运力会出现缺口。那么通过无人机提高外卖员的效率,保证在运力不足的时候,也能保证基本的服务。

还有个例子。我们在运送同城急件的时候,闪送往往是首选。闪送单价高,对时间的要求更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不会受到路面交通影响的无人机,其实更适合用来提高闪送效率。

结合前面干线支线的模式,保证闪送员只需要在所属的区域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不需要全城跑,对属地的熟悉度也会更高,配送效率也能保证。

这些可能存在的模式中,既有人的因素,也有无人机的辅助,才能形成一种人机协同的配送系统。

而且相比纯粹的代替人力,人机协同对技术的要求更低,技术落地更容易。

06

但最后,我还是想聊一个更本质的话题:什么才是科技真正值得解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如今遍地可见的当日达,次日达服务,以及外卖半小时送到的服务,确实很高效,用起来很舒服。

但是,我们真的那么需要更高效的消费与交易吗?或者更直观地说,能不能更快地拿到我的外卖,真的是一个那么值得投入巨大的社会资源去解决的问题吗?

就像我们小时候做应用题一样,一项抽象的前沿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也是可以落到一个具体的、落地的应用场景当中的。

前面所说的种种无人配送的技术挑战,所最终落到的应用问题,一直是「我们如何能让快递、外卖更快地从餐厅、超市、货仓被运送到我们手中」。

但除了更快地拿到我们的外卖,是否有另外一些应用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比如说,如何做工厂的数字化改造,以此优化我们的生产能力,甚至是如何去改善外卖员的配送体验,让他们能在更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些议题是否在社会层面上,是更值得地投入人力、物力资源解决的一些应用题?

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无人机、无人车是不是要来抢外卖员的饭碗」了这样的质疑,其根本也是从社会普世价值的角度来说,我们很难看到当下「通过机器人来提高配送速度」这样的投入对整个社会的价值。

说白了,现在的配送已经很快了,再去花费更大的成本,只为了提升三五分钟的配送速度,意义已经不大了。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Bullshit Jobs》一书里提出了「狗屎工作」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缺乏意义感的工作。

大卫・格雷伯

这里的缺乏意义感,既可以指一项工作缺乏正向的社会价值,也可以指它对劳动者个人无法提供劳动报酬以外的人生意义,甚至是损害身心健康的。

而当这个概念在国内被广泛讨论时,外卖配送员经常被提及。

虽然外卖员的社会价值已经无可替代,但对他们个人,这是一份缺乏上升渠道,缺乏个人成长,而且危险性不低,还要承受系统性压榨的工作。

而这一切都被「外卖骑手月薪过万」合理化了。

在我看来,比起继续提高外卖员的效率,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提升工作体验,给他们职业发展和上升的渠道,才是互联网企业要去思考的,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狗屎工作从来不是指低薪水的工作,但一项事业,真正的社会价值,也从来不仅仅是提供大量的岗位。而是提供一种有尊严,有未来的生存方式。

如果技术的未来,不能导向人的富足、解放和自由,那么技术就毫无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C 实验室 (ID:InsightPlusClub)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友情链接(欢迎PR>=6的业界知名网站交换链接)

快之站坚持积极、学习、责任、创新、诚信、合作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个人享受互联网,是享联科技的使!

Power by DedeCms

闽ICP备2001071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