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反思智能硬件:追求溢价并不邪恶
时间:2020-10-28 20: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周鸿祎刚从国外回来,每年他都会利用暑假去一趟美国,他形容说是「不能老是耗子扛大旗」,还要看看「什么猪在天上飞」。当然,在周鸿祎站到台上的前一刻大家都还不确定他会聊些什么,他只说:「极客公园三观很正,所以我来吐吐槽。」事实证明,老周要吐的「槽」还是集中在他现在最热爱的硬件产业上,他发现美国已经没什么人还在谈论「独角兽」了,但中国的硬件行业却依然在唯体量、唯规模、甚至是唯估值。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他觉得那不是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 抛掉体量,先别以成败论英雄「红衣大炮」即便是对于自己公司正在参与的行业也是同样的刻薄和直接。「你真的觉得我们卖出去两百万个体重计,得出每个人每天测体重的时间,就可以号称有了大数据,就可以步入健康管理吗?」「真的在电饭煲里加一个 WIFI 芯片把网连上,就叫智能电饭锅了?跟普通电饭锅就不一样了?」「在很多传统设备里加一个智能的处理器,再放一个安卓或者 Linux 的操作系统,就觉得这叫智能硬件了吗?」每一个问题都会逼得智能硬件行业的参与者们「无可奉告」,却也正是这个行业正在面临的尴尬。最大的问题出在哪?周鸿祎觉得是在于人们太过于强调互联网化服务而背离了硬件的本质。智能硬件被「大数据」的浮夸想法推动着,大家似乎真的相信硬件能和软件一样快速被分发,然后获取海量用户,建立新的互联网模式。「这不是不可能,只是除了手机这个本身完全以内容为驱动的设备之外,其它智能硬件目前不具备这个条件。」周鸿祎发现很多美国的智能硬件公司比中国的公司活得舒服很多,他们并没有被所谓的体量和估值绑架,他们把一个硬件做到很高的品质、很好的体验,即便无法因为「性价比」而得到海量出货,但一部分用户真切的幸福感足够支持这家公司健康成长。这让周鸿祎渐渐意识到,国内的智能硬件产业里很多公司其实是在走向一个歧途。「一个东西最热的时候,要保持一种谨慎、冷静,但是在大家都唱衰的时候,你反而要想一想,是不是人们又开始惯性思维了,又在以成败论英雄了。」「硬件免费」的模式有什么问题?有一度周鸿祎自己也稀里糊涂的,因为他做「免费软件」出身。对于免费这件事,周鸿祎如今觉得很多人把它过度极端化了,「从伟大到谬误是一步之差」。「硬件产业的价值规律和软件有太多的不一样。当年没做硬件之前做软件,要改个软件太快。但是今天想把硬件重新修改,发现开个模至少三个月,如果哪个地方地震了、缺货,你自己上吊东西也出不来。」当现在的周鸿祎聊起智能硬件,你能很明显得感觉到他在反思。「假如十万个硬件卖不出去屯在库里,可能把你原来挣的钱一把就全部给亏出去了。」说起这些,周鸿祎会难得的「语重心长」起来,「所以当很多做互联网的人妄图用互联网的规律来领导硬件的时候,会发现整个成长速度跟原本预想的不一样,用户的积累速度也不一样。做一个软件,一夜之间可以积累一百万用户,但卖一百万个小硬件出去,对于物流、仓储、供应链和营销能力的挑战都是非常不一样的。」把硬件本身的体验丢掉之后,就盲目的觉得可以通过硬件特别廉价甚至免费而快速获取用户基数,最后得到大数据,变成互联网服务。「这一套逻辑骗一骗 VC 还可以,你自己相信吗?最有意思的就是汽车,辛辛苦苦做出来一个汽车,你就指望天天坐进车就开始狂播广告?」事实上,在周鸿祎登台之前,这场主题为「幸福科技」的大会里不同行业的人们都在反复思考着科技和幸福的关联。人们真正期待的是有品质、有温度、能够触动自己的硬件,苍白的「免费」已经得不到认同、不再被喜爱了。硬件溢价并不邪恶「硬件赚钱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周鸿祎这样说。 「免费杀毒当年我们做的很爽,因为你在网上就可以下载,渠道是畅通的。用户获取的成本近乎为零,当然无往而不利。但是如果硬件免费,卖得越多亏的越多,这个在商业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做一个软件的成本是固定的,用户越多分摊成本就越少。但做硬件如果依然免费,随着规模扩大,边际成本是在持续下降还是在上升?周鸿祎觉得每个在智能硬件行业里的人都要学会算这个帐。「你的硬件如果能够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你理所应当要从硬件赚到钱。如果大家都觉得硬件不赚钱,都去奔着干 App,就会出现很可笑的一件事,比如有的公司故意把硬件做的很难使用,做一个水杯,但是对不起,喝水之前得先拿手机。」周鸿祎做软件的时候可以自立「免费」的山头,但硬件是一个严重依靠上下游产业链的事情。如果整个上下游最后硬件都不赚钱,我们再谈什么中国制造,不是又成了代工的概念吗?你用什么去搞专利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深层的问题。」当人人都觉得靠着跑分就可以买一部手机,你的手机又明显比别人便宜两千块钱的时候,大家愿意花钱去买。但是到了今天,当消费者有了自己的「消费品位」,消费升级的趋势之下光在网上看到一些简单的介绍是不足以让他下决心的。奇点·创新者峰会就是一场关于消费升级和幸福科技的大讨论,周鸿祎说他自己「很认同」。一些不在意规模但在意品质的公司正在获得成为「主流」的商业新可能,而性价比和免费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一点周鸿祎其实也看得很明白。(责任编辑:sgxyc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