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动网络CTO刘培彬:企业大数据对征信的一些影
时间:2020-09-18 15: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世界杯预测、高考预测、电影票房预测、流行病预测,在大数据时代下,作为其核心,预测分析已在商业和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大数据人来说,预测也是目前在大数据领域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大规模数据的调用、流式数据的处理、预测与被预测的悖论、预测模型的搭建,一方面在考验着大数据处理技术,另一方面也在考验着数据科学家们对目标事物的理解。 本次活动邀请了大数据领域和大数据应用企业的技术人员、数据科学家们分享大数据预测技术上的实践与经验。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达到跨界和跨行业的数据从业者的交流,碰撞出更多探索的火花。 与会嘉宾有:Dell中国解决方案事业部的高级顾问忽林安、Kyligence联合创始人兼CEO韩卿、上海势航网络车联网平台总监万佳驹、敬众科技总经理瞿天锋、“聚信立”运营副总裁喻昊旻、苏州朗动网络CTO刘培彬。 以下是“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TO刘培彬”在现场的精彩发言,数据猿编辑整理: 刘培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主办单位邀请。我们这边跟聚信立不一样的,我们针对的领域是企业,他们那边针对的是个人。我这边抛砖引玉谈谈企业大数据对征信的一些影响。 先讲讲我对征信的一些理解,再讲一下我们企查查在这一块做了什么东西,还有一些案例分享以及我们实现的架构,简单给大家做一些交流。 其实征信这一块,百度上面有一个完整的解释叫做信而有征。征信这个行业,至少在2015年之前对我们还是很陌生的,我还没有踏入这个行业之前对它也是一无所知,唯一的知道是银行拉的个人征信报告,其实这个征信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第三方平台对于数据的收集,把这个数据提供给金融机构,并且对它进行信息共享。 我们知道对于个人来讲,国家已经对八家金融机构发行了个人征信牌照,但对企业这一块国家也是放的很开,截止到2016年8月份,全国有135家企业拿到做企业征信的牌照,只要企业愿意去做的话,都可以申请这个牌照。 讲到“征信”这个词,也许我们觉得有一点陌生,在我看来,“征信”就是为我们的信用做一个定价。以前我们去贷款包括银行贷款,个人申请贷款肯定要用房产或者车辆做抵押。企业贷款肯定也是机器、设备或者什么物品做抵押。但是以前银行肯定是爱富嫌贫,一般中小企业很难拿到贷款的,而且国家对这一块支持力度也不大,衍生出很多高利贷这种东西。 现在P2P发展这么火,其实本身也是有原因的。做信用贷款时,第一关就是做征信、风控。征信,是我们为这个人或这个企业做信用定价,比如说这个企业是互联网企业,有APP或者有一些专利、软件著作权,在银行家的眼里这是分文不值的,我们现在对它进行资产评估,有可能就值一百万。 当前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有三个数字:第一个,做企业这一块,申请的企业越来越多,135家。我们看到易观智库出了一个数据,对我们大数据市场今年年底会突破100亿,而且每年以至少30%的速度在增长,包括中诚信或者国家其他的征信机构,对征信的市场估计比较乐观。我们根据初步估算未来三年达到一千亿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看看传统征信,当时我们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或者我们在做企业数据之前,传统的征信怎么做?有一些安排人到互联网上面收集这些企业的信息,比如说一些负面新闻或者跟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的情况。还有派线下人员到实地,申请贷款的企业拿他们的年报或者资产总计,但我们知道,特别是企业提供的数据,如果想贷款,提供的是不是真实,其实是很难把握的,有可能进行了一些修改。而且这个成本会非常大。当时一个普通的人去线下调查,估计成本有八百或者一千左右的人力成本。 我们现在信息越来越公开,包括政府也把更多的数据公布在互联网上面,所以这一块成本在降低。如果我们利用网络的方式做收集,边界成本降的非常低,数据源也是非常多,伪造的可能性也很小。伪造可能性小的原因是我们把企业从它出生到当前运营的情况,完整的记录下来,而且我们数据主要以国家公布的权威网站为主,一个企业想贷款,想伪造这些信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另外一个,征信机构他们以前的数据也是从银行或者政府拉出来的,当他们知道我们企查查做企业数据的时候,跟我们合作,可以直接用我们的数据,通过接口、通过其他的方式,或者我们帮它生成征信报告,它这一块成本会降的很低。而且传统征信有一个不好的地方,这个征信是一次性的,需要在贷款或者银行需要的时候拉这个报告,这个报告的成本大概几百,要求比较高的话有三千块,去年有三千块,今年应该没有这么多了。拿了这个报告,贷款以后,后续没有任何的服务和追踪,但如果利用我们互联网的方式,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后续监控的动作。 本质来讲,包括瞿总刚刚也提到,他们从航空的角度,这个人是精英啊或者什么情况,对这个人做征信调查,我们这边通过企业的相关信息做调查。征信在中国国内其实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边缺少一些标准。 另外一个,我们的数据价值越来越大,现在发现政府对数据也越来越重视,包括贵阳大数据,包括上海也做了一个交易中心,国家希望从土地财政往数据财政驱动,但是这样反而造成一些信息孤岛,因为越有价值的数据每个企业认为是一块宝,不会轻易的共享出来。我们当前来讲通过网络方式收集这些企业的信息,还是缺少一些敏感的数据。敏感的数据包括公司内部的财务数据、水电煤气的数据,本质来讲还是有一些缺陷的。 我们也需要大家一起融合来进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种我们这边的数据是从政府公开、权威的渠道收集。另外也可以对接金融机构,当他授权以后,可以从金融机构拉取银行流水,还有电商、社交的数据。互联网的数据是新闻舆情、期刊杂志、公司网站自己公布的。当然还有被调查企业自有的数据,这些属于敏感的,除非它有求于你,否则也不会在网上公布这一块。这么多的数据,我们可以做一个融合创新,我们企业的数据如果能跟瞿总或者聚信立的主要人员进行关联,因为公司是一个法人,但最后的执行者肯定是法人以及高管,所以最后针对到人,如果这里面的人出了问题,这个公司也可能出问题。比如说这个人变成老赖,或者在其他的平台借钱不还,以公司名义借款,这个风险也是很高的。 介绍一下我们企查查,我们企查查做的是免费的APP,在安卓市场以及APP Store都可以搜索到。当前企查查为C端做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当前我们在做的企业家或者公司的高管,有可能你对公司自己的情况还没有我们这边了解,可以搜索一下,包括你们公司的成立时间、变更情况,还有专利商标,经常我们发现有一些企业用我们的产品发现有一些事件执行或者被人家法院告了,本身他有可能不知道,打电话来询问,我们告诉他因为什么原因或者在法院有一个判决对你有影响。我们成立的时间是2014年3月份,这个时间刚好是国家对企业信息进行公布的时间点,其实也是机缘巧合,我们以前做车辆违章的,对数据爬虫、数据收集这一块有优势,那一段时间我们转型,做了企业信用查询,最后是APP,获得了三轮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