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 大规模退网之后,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出现新
时间:2020-12-09 10:5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经过短期徘徊之后,电信业务收入终于在今年 10 月份出现了向上增长势头。虽然我们暂时还不确定这个势头能否长期保持,但是在新冠疫情不断反复和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这种向上增长本身就已经非常来之不易。在带来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各种有利因素中,2G 退网绝对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一、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出现新高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手机上网用户数达 13.47 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 84.1%,较上年末提升 1.9 个百分点。至此,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出现了新高。 如果把时间进一步拉长,大家就会清楚地看到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曾经长期徘徊在 81%-83% 之间,而且月度能够突破 83% 的几率都不是非常高。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特点。 在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也同步出现增长,这其中既有新入网用户直接成为手机上网用户的因素,也有 2G 退网之后,大量 2G 用户被迫迁转成 4G 用户的因素。 这个结论可以从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情况进行推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6 亿户,同比增长 0.1%,增量 1100 万户左右,同时期手机上网用户增长将近 4000 万户。 二、用户 DOU 值再创新高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 1270 亿 GB,同比增长 27.6%。10 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 11.46GB / 户,出现了历史新高,比上年 12 月和今年平均值高 2.87GB / 户和 1.19GB / 户。 实际上,从今年 5 月份开始,DOU 除了在个别月份出现了短暂回调之外,整体的向上增长走势非常明显,而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应该说,在家庭宽带、各种商业 WIFI 替代作用越来越大情况下,手机上网流量还能不断新高属实不易。 用户 DOU 能够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这其中既有存量上网用户流量使用量增长的推动因素,更有手机上网用户增长带来的流量消费增长的影响,客观地说,这两者当中,后者的带动效果会更大。毕竟存量用户的上网时间已经受限。 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早已经显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 DOU 高于行业平均值。这其中的原因当中自然就有 2G 用户主动或者被迫迁转到 4G 网络上的因素。今年以来,中国联通加大了 2G 退网力度,这个影响其实非常重要。 三、流量业务量增长走势或将生变从去年以来,流量业务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就出现了长期的下滑走势。虽然总体的增长还有,但是增长的幅度确越来越小。这个态势叠加年初的疫情影响,在 2 月份出现了断崖式走势变化,直到今年 10 月份才出现了逆转的势头。 流量业务量之所以能够出现逆势增长变化,这其中自然有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增长、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增长变化的因素。最终的原因,其实还是 2G 退网之后大量非手机上网用户转变成为手机上网用户。 按照这个逻辑进行推论,未来中国移动大规模推出 2G 网络服务之后,即便没有 5G 网络因素的影响,也会同样支撑出现新一轮流量大幅增长时期。毕竟,中国移动的存量 2G 网络规模远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之和。 四、5G 网络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在 5G 网络建设速度持续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的 5G 网络覆盖能力越来越强,而且 5G 套餐用户和 5G 用户的规模也在飞速增长。应该说,在 5G 流量大幅增长的影响下,未来流量使用量将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变化。 当前的 5G 套餐价格已经超过了对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消费能力。未来,虽然 5G 网络普及,5G 套餐价格也必将出现 4G 时代的那种先高后低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5G 用户增长、套餐降价等综合因素必将推动流量使用量出现新高。 在 5G 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情况下,加快 2G 退网,既是通信技术浪潮直接推动的影响,也是运营商不堪重负的现实考虑。5G 网络建设的速度越快,运营商推出 2G 服务的压力就越大。毕竟维护 4 张网的能力背后是巨大的资源支出。 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退出了 2G 服务,中国电信也在加快 2G 退网步伐,目前只有中国移动还在不遗余力地维持 2G 运营。不管这其中有怎么的现实考虑,不得不说,在科技进步面前,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与时代同步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责任编辑:sgxyc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