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的“全金属狂潮”不单属于手机,也属于电视。
春节刚过,当其它电视厂商可能在做调试、准备造势甚至还在着手产品设计的时候,3月2日,微鲸在京东全网开启了50寸电视新品的预约首发,关键词——“一锻铝成”,隐喻新品的全金属机身。产品代号“刺客”,除了表明产品特点“轻、薄、快”之外,也暗合微鲸此次低调发布的做法。“刺客”就是要隐遁身形,杀敌无影。“刺客”要在合适的时机先手制敌,也符合微鲸发布的时间。
“刺客”亮剑,又是三个月间隔,新品发布的背后是微鲸向“蓝鲸”成长的逻辑。
●三月一迭代:延续爆品思路
作为一个互联网品牌,微鲸的产品发布速度对自身发展而言,可以称为恰到好处。
距离3月2日最近的一次产品发布还是在15年年底,两款产品相隔的时间约为3个月,与首款产品和“小钢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

钉科技认为,作为成立刚过半年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微鲸成功的关键在于内容运营,微鲸的优势也在内容运营。在内容层面,微鲸一出手,往往就是大动作。而在硬件方面,作为新晋品牌,微鲸先期阶段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产能。
微鲸看似在每个时间段都是凭一款产品来包打天下,但这也正是微鲸的明智之处,除了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品品质之外,也符合微鲸互联网品牌的特点,那就是打造爆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单点突破和口碑传播。可以看到的是,微鲸在15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拿下多个单品销冠,这是微鲸产品策略的阶段性成功。
同样的三个月产品发布间隔则表明,微鲸形成了自己的节奏,与上游产业链的磨合也在走向成熟,之后或许就是微鲸产品迭代的增速期。当然,在“软硬兼施”打法的推动下,微鲸可以继续保持同样的迭代频次,而将更大的精力继续投入内容运营,这会让微鲸的运转更加游刃有余。
对微鲸而言,现阶段,电视终端像一盅肉汤,烹饪时间正是要恰到好处,文火细煨,美味可成。一口吃不成“蓝鲸”,不疾不徐,正是“鲸变”之道。
●丰富产品线:竞逐更大市场
去年获得多个单品销冠的微鲸的消费者群体正在扩大,凭一款产品豪赌市场的局面早已过去,需要满足更有多差异化的需求。
微鲸新品采用了50寸显示屏,在现有的三款产品中处于中间位置,在钉科技看来,50寸电视的发布,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或许还暗示着微鲸在此后会有真正的“大动作”。

55寸首款产品,是对电视“大屏化”趋势的顺应,同时也在奠定微鲸的高端品牌定位。钉科技认为,尽管微鲸的用户定位主要集中在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但获得社会中坚力量的支持是必要的,他们年龄并不大,容易接受更加有趣的产品,对电视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强。首款产品,是微鲸的起点,也是微鲸的“阳谋”。
严格来说,43寸“小钢炮”是最适合互联网“微鲸一代”的产品,他们或许初入职场,并没有太多的物质积累,居住面积可能并不大,电视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一个人在卧室放松的不错选择。同时,“小钢炮”也是微鲸在实现初期口碑传播之后迅速占领市场的利器。
50寸比较微妙,追求大屏的同时,这个尺寸整体来讲比较适中,也是电视厂商或明或暗都在努力争夺的“一块蛋糕”,微鲸发布50寸产品,就表明微鲸要加入枪林弹雨更为密集的战场,参与在更多市场段位的竞逐。这是微鲸的机会,也是考验。这或许也是“刺客”代号的由来之一——深入对手“腹地”,给予致命打击。特别是互联网品牌的产品,都在朝大屏集中,50寸是一种进击,微鲸要跟对手展开直接角逐,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软硬结合:发力内容运营
春节前,众多传统电视整机厂商和互联网电视厂商都曾表示,16年将会是他们的内容运营年,因为整机厂商阶段性实现了用户积累,而互联网品牌,特别是微鲸、风行、乐视等以内容服务为后续驱动力的品牌,则需要不断运营用户。
如前文所说,微鲸的内容运营依旧会是微鲸的核心竞争力,微鲸致力于为年轻一代家庭提供电视终端娱乐全套解决方案。黎叔掌舵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微鲸电视提供了旗下海量内容资源——时代华纳、TVB、东方梦工厂、灿星制作、IMAX中国、财新传媒、体奥动力、盛力世家、格瓦拉、梦中心。同时,华人文化还通过强势资金能力对微鲸大力支持。
微鲸的新品就采用了分辨率高达3840×2016的RGB真4K屏幕并结合运动图像补偿技术解决“运动模糊”的问题。16年是体育大年,搭载运动图像补偿技术的微鲸“刺客”,堪称看球神器。适中的大屏,带来的应该是震撼同时更为舒适的观看体验。软硬的结合,不仅是要把丰富内容赋予终端,也要注重二者的匹配方式,4K内容匹配4K显示,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除了4K屏之外,微鲸在其它配置方面也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对高体验硬件的追求,而在京东的售价仅为3398元,在互联网电视及50寸电视产品中体现着极高的“性价比”。
钉科技曾经在不止一篇文章中表述,互联网电视正在经历一场浩大的“价格战”,但“价格战”之后,一定是用户价值的比拼。而微鲸们,在价格战的同时,已经为价值战做好了准备,那么,价格战或许会更加激烈,而价值战或许马上就会打响。
●渠道再整合:激发“贵公子”基因
在互联网电视品牌中,微鲸绝对是个“贵公子”。
自创立以来,微鲸就集聚了互联网电视产业链上下游的强势资源。华人文化、阿里巴巴、腾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了微鲸的创始发起人组合,从资本、政策、技术、内容、服务等各种资源角度形成了深度的战略合作。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微鲸电视提供了旗下海量内容资源;腾讯除了提供内容支持,更通过社交网络推动微鲸的品牌曝光和口碑爆破;阿里通过其强大的电商流量和物流体系,帮助微鲸实现线上销量爆破。
此次,“刺客”再次在京东线上首发,这表明微鲸的渠道资源正在沉淀,而微鲸的潜力,也就是它的“贵公子”基因,正在被再次深度“唤醒”。
有节奏地打造爆品,实现供应链的顺畅对接,同时丰富产品类型,进击大屏市场,之后依托高品质硬件与丰富内容的结合,发力内容运营,玩转核心用户积累,发挥先天优势,进而激发渠道潜力达成销量爆破,这就是微鲸向“蓝鲸”渐变的方式。
“刺客”现市,微鲸期待的是伴随着挑战的更大机会;“一锻铝成”,也正是微鲸一段新的旅程。现在的微鲸,依旧在成长为“蓝鲸”的道路上蓄力,微鲸将会实现它的“鲸变”,而这个速度,随着微鲸的发展,可能会越来越快!
(封面图片来自《刺客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