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性能测试
所谓SoC基准性能,就是一款SoC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跑出的性能;换句话说,基准性能就是理论性能。芯片厂商们发布一款SoC时往往会提到“性能相比上代产品提升了XX%”,这里的“性能”二字就指代基准性能。由于理想环境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我们将两款参测手机放入冰箱冷藏室,尽可能控制温度这一变量。
左:Exynos 7872 右:高通骁龙630CPU部分的测试成绩很是漂亮,完美体现出了两款SoC在CPU方面硬件规格的差异。Exynos 7872是千元级SoC中唯一配备A73大核心的,其单核分数高达1319分,直逼高通骁龙660;然而多核心方面,6核心CPU的Exynos 7872就无法与8核心的骁龙630相抗衡。总体来看,Exynos 7872的CPU基准性能类似于三年前的高通骁龙650,在单线程任务处理为主的日常应用中,两颗A73大核心的存在会更为吃香。
左:Exynos 7872 右:高通骁龙630然而,GPU基准性能得分还是暴露了Exynos 7872的弱点。1820分是个什么概念?连骁龙450的GPU都要比它强。此役骁龙630更是打出了3673分的“暴击伤害”,是Exynos 7872得分的两倍之多,一次干净利落的秒杀。看起来,魅蓝S6《王者荣耀》的优秀表现可能只是Flyme游戏模式对于这款热门网游的“重点照顾”所致,游戏中全程的性能全开也会造成巨大的发热与电量流失。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们进行了下一步的拷机测试。
实际场景测试
每次实际场景测试前,我们一定要友情提醒一句:基准性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永远体验不到的东西,不仅环境温度和电池状态会对手机的性能体验造成影响,进程数量、资源占用等等变量也是你必须囊括在内的。因此,购买手机一定不要只看硬件规格,一定要亲自还原到实际体验中才能知道这款手机究竟是否好用。本次实际场景测试在冬季室温环境(17℃)下进行,手机的实际性能将会比夏季更接近其基准性能。下面,我们就放出两款参测手机的测试结果。
在实际场景测试的第10分钟和第30分钟这两个时间点,我们分别对魅蓝S6和Nokia 7机身表面温度最高点进行了红外测温。
魅蓝S6(Exynos 7872)第一次测温
魅蓝S6(Exynos 7872)第二次测温先来看魅蓝S6。即便室温只有17℃,性能全开的Exynos 7872平台发热依旧不可小觑。游戏开始10分钟,手机表面的温度极值已经接近36℃;而在30分钟拷机完成后,它的温度高达39℃(升温幅度3.3℃),可以感觉到明显发烫。看来,两颗发怒的A73搭配单核心高主频(1.2GHz)的Mali-G71组合,完全堪称火炉;如果此次测试发生在夏季室温(25℃)环境,魅蓝S6的机身测温必然在40℃以上,这是一个连高性能骁龙835终端设备都不可能达到的温度。
Nokia 7(高通骁龙630)第一次测温
Nokia 7(高通骁龙630)第二次测温高通骁龙630的表现虽然算不上优秀,但依旧击败Exynos 7872,且展现出了完美的持续控温能力(两次测试温度变化量仅1.5℃)。要知道,在1080P分辨率下运行拷机测试的骁龙630需要处理更大的工作量,它的表现很显然更令人满意。
总结
面对强大的高通骁龙630,硬件规格呈“跷跷板”状的三星Exynos 7872说到底还是败下阵来。这两款SoC都采用三星14nm LPP制程工艺,然而无论性能发挥还是温控表现,它们都不处于同一量级。